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切实做好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依规、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使真正困难的学生得到资助,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河南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教学〔2007〕531号)精神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教财厅[2016]6号)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章 认定范围和原则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院注册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普通专科学生。
 第三条 本办法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不足以或难以支付其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
 第四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对全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情况的总体把握,是实施各项资助政策的重要依据,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通过科学合理、人性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如实反映家庭经济困难情况,并以学生家庭经济因素作为主要认定依据,不添加其他非经济类因素,严格按照量化测评、民主评议的程序开展工作。
 第三章 认定机构和职责
 第五条 学院实行四级资助认定工作机制。
 第六条 成立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
 第七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由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和管理。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主要职责包括:
 (一)在规定时间,全面、认真部署全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
 (二)审核各系通过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初审名单,并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档案。
 (三)接收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咨询和投诉,并及时进行处理和答复。
 第八条 各系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完成认定的具体组织和审核工作。主要职责包括:
 (一)各系部成立以系部主任为组长的认定工作小组,负责认定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审核。
 (二)认真审核认定班级学生评议小组申报的初步评议结果,并给出初审意见。
 (三)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及档次予以公示。
 (四)对接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质疑及时进行答复和处理。
 第九条 以班级(或专业)为单位,成立以辅导员为组长,学生代表为成员的认定评议小组,负责困难生认定民主评议工作。认定评议小组成员中,学生代表应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不得少于班级(或专业)总人数的10%,并且学生干部与普通同学组成比例要适当。认定评议小组成立后,其成员名单在本班级(或专业)范围内公示3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开始开展班级(或年级)困难学生认定评议工作。学生认定评议小组主要职责包括:
     (一)收集《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附件1,以下简称《调查表》),组织学生填写《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附件2,以下简称《申请表》)、填写《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测评表》(附件3,以下简称《测评表》)。
 (二)认真进行评议,确定班级(或专业)各档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报院系认定工作组进行审核。
 (三)负责收集学生日常消费行为和诚信表现。
 第四章 认定方法
 第十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采取对影响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的办法。
 各系根据影响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的测评指标进行测评,测评指标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差异、家庭成员组成和健康状况、经济收入来源和能力、多子女在学、家庭遭受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同时根据影响家庭经济的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按照《测评表》给每一项测评指标进行打分,得出家庭经济测评分,最高分100分。
 第五章 认定标准
 第十一条 学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以学生家庭人均收入对照漯河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016年漯河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家庭人均月收入515元),并结合学生日常消费行为,以及影响其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情况,设置为一般困难、困难和特殊困难三个档次:
 (一)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学生
 学生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漯河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学生本人及其家庭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和国家规定应该由学生缴纳的费用,同时学生基本生活费用低于漯河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我院学生日常平均消费水平。经量化测评,申请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量化测评分在70分以上(含),且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被认定为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学生:
 1.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
 2.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社会福利机构收养的孤儿;
 3.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4.家庭经济困难的革命烈士或因公牺牲军人子女;
 5.家庭无收入(指父母双方均丧失劳动能力)的学生;
 6.家庭经济困难的重病户学生(指学生本人或学生家庭主要成员长期患重大疾病);
 7.来自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
 8.遭遇重大突发事件或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并造成重大损失,导致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
 9.城乡低保家庭或持《特困职工证》家庭的子女。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学生家庭人均月收入等于或略高于漯河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学生本人及其家庭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和国家规定应该由学生缴纳的费用,同时学生基本生活费用等于或略高于漯河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我校学生日常平均消费水平。经量化测评,申请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量化测评分在60分以上(含),且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1.来自艰苦边远地区的困难家庭子女。
 2.父母一方残疾、患重大疾病、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3.单亲或父母离异且未再婚,且家庭收入低于家庭所在地最低生活保障线。
 4.多子女上学,除学生本人外,有2人以上(含)在接受非义务教育,且家庭收入有限、难以支付在校学习、生活费用。
 5.双下岗(指父母均下岗)且未能实现再就业。
 6.纯农户(指农村除农业外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家庭),耕地少,环境恶劣,收成差。
 (三)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
 在校学生中,除上述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和困难学生外,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均可被认定为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各系应结合量化测评结果(量化测评得分≥50分)予以认定把关。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比例原则上应控制在在校生人数的30%以内。
 第六章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所需材料
 第十二条 申请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必须按照本办法一般困难和特殊困难认定标准的要求由学生和学生家长如实提供并填写以下材料:
 (一)《申请表》、《调查表》,由学生自己如实填写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以及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由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经办工作人员签名、并提供有效联系电话;往年已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再次申请认定时,如家庭经济状况无显著变化,可只提交《申请表》;
 注:《调查表》由乡镇或街道任何一级民政部门盖章证明即可。
 (二)《测评表》,由系部班级(或专业)评议小组填写;
 (三)其他能证明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佐证材料。
 第七章 认定程序
 第十三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每学年进行一次,认定按下列程序实施:
 (一)困难认定工作原则上在每年9月开展实施,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统一布置启动全院认定工作,整个认定工作应在9月底前完成。
 (二)各系组织负责收集《申请表》、《调查表》和相关证明材料。同时组织学生根据学生提交的申请和相关证明材料对照《测评表》对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进行量化测评。
 (三)各系认定工作组根据上述测评结果,计算出申请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困难程度量化测评分,并根据认定标准审核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和困难等级。而后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和困难等级以适当方式、在适当范围内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如师生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学院认定工作组提出质疑,学院认定工作组应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对学院认定工作组的答复仍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请复议。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应在接到复议申请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核实并答复,如情况属实,应做出调整。公示结束后,各系认定工作组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和困难等级报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四)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汇总、审核各系报送的家庭经济困难生名单和等级,如发现认定不规范或认定结果不公正、不准确,则要求相应系部认定工作组重新认定,系部认定工作组在接到重新认定通知后,应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认定,并将结果报送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五)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对各系确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审核无异议后,形成全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名单,报学院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并与各系共同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档案。
 第八章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监督及后续管理
 第十四条 学院和各系每学年应定期对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次资格复查,如果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发生显著变化,学校应及时对资助措施进行相应调整。
 第十五条 学院和各系不定期地随机抽选一定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并将抽检过程和结果进行详实的记录。如发现弄虚作假现象,一经核实,取消资助资格,收回资助资金。情节严重的,学院将依据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并在其档案中记载不诚信记录。
 第十六条 有以下行为者将被取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资助资格:
 1.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者;
 2.弄虚作假,骗取困难生资格和资助资金;
 3.违反校规校纪,受到学校纪律处分的;
 4.未将所获资助资金用于在校学习、生活的必要支出而随意挥霍浪费、购买高档奢侈品、抽烟、酗酒、赌博的;
 5.经常出入校外网吧和娱乐场所,沉迷网络的;
 6.发生休学、退学、转学等学籍异动情况的;
 7.其他经学校和学院认定不符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条件的情况。
 第十七条 学院和各系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消费、学习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随时关注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变动,及时掌握核实学生在校期间因突发性事件等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新情况,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全面推进和加强学校资助工作顺利进行。
 第十八条 学生申请认定时,应诚实守信,如实填写调查表和申请表。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如果发生了显著变化,应当及时告知学校。
 第十九条 各系应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教育学生如实提供家庭情况,及时告知家庭经济状况显著变化情况。
 第九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实施办法自印发之日起试行。 
 第二十一条  本实施办法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附件1
 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学校:        系(部):        专业:        班级:    
 
  
   
    
     学生本人基本情况  | 
     姓 名  | 
        | 
     性 别  | 
        | 
     出生年月  | 
        | 
     民 族  | 
        | 
    
    
     身份证号码  | 
        | 
     政治面貌  | 
        | 
     入学前 户口  | 
     □城镇  □农村  | 
    
    
     家庭人口数  | 
        | 
     毕业 学校  | 
        | 
     个人 特长  | 
        | 
    
    
     孤 残  | 
     □是□否  | 
     单  亲  | 
     □是□否  | 
     烈士子女  | 
     □是□否  | 
    
    
     家庭通讯信息  | 
     详细通讯地址  | 
        | 
    
    
     邮政编码  | 
        | 
     联系电话  | 
            (区号)-  | 
    
    
     家庭成员情况  | 
     姓名  | 
     年龄  | 
     与学生 关系  | 
     工作(学习)单位  | 
     职业  | 
     年收入(元)  | 
     健康状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影响家庭经济状况有关信息  | 
     家庭人均年收入        (元)。学生本学年已获资助情况                                                                                                                 。 家庭遭受自然灾害情况:                  。家庭遭受突发意外事件:                    。 家庭成员因残疾、年迈而劳动能力弱情况:                                             。 家庭成员失业情况:                     。家庭欠债情况:                             。 其他情况:                                                                         。  | 
    
    
     签章  | 
     学生本人  | 
        | 
     学生家长或监护人  | 
        | 
     学生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  | 
       经办人签字:   单位名称: (加盖公章)          年   月   日  | 
    
    
     民政部门信息  | 
     详细通讯地址  | 
        | 
    
    
     邮政编码  | 
        | 
     联系电话  | 
            (区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2
 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学校:                                             年度
 
  
   
    
     学生本人基本情况  | 
     姓  名  | 
        | 
     性 别  | 
        | 
     出生年月  | 
        | 
     民 族  | 
        | 
        | 
    
    
     身份证号码  | 
        | 
     政治面貌  | 
        | 
     家庭人均 年收入  | 
     元  | 
        | 
    
    
     学  院  | 
        | 
     系  | 
        | 
     专 业  | 
        | 
        | 
    
    
     年  级  | 
        | 
     班  | 
        | 
     在校联系电话  | 
        | 
        | 
    
    
     学生陈述申请认定理由  | 
                                                              学生签字:                    年   月   日 注:可另附详细情况说明。  | 
        | 
    
    
     民主评议  | 
     推荐档次  | 
     A.家庭经济一般困难  □  | 
     陈述理由  | 
                   评议小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 
        | 
    
    
     B.家庭经济困难  □  | 
        | 
    
    
     C.家庭经济特殊困难  □  | 
        | 
    
    
     D.家庭经济不困难 □  | 
        | 
    
    
     认定决定  | 
     院(系)意见  | 
     经评议小组推荐、本院(系)认真审核后, □  同意评议小组意见。 □  不同意评议小组意见。调整为                。 工作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 
     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意见  | 
     经学生所在院(系)提请,本机构认真核实,□  同意工作组和评议小组意见。 □  不同意工作组和评议小组意见。调整为:                                        。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加盖部门公章)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3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家庭经济情况量化测评表
 学院:          年级: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主要观测点  | 
     参考权重  | 
     得分  | 
     备注  | 
    
    
     特殊情况,直接认定特殊困难  | 
     烈士子女  | 
     家庭经济困难  | 
     100  | 
        | 
        | 
    
    
     孤儿  | 
     无经济来源、无社会福利机构收养  | 
     100  | 
        | 
        | 
    
    
     建档立卡困难学生  | 
     家庭经济困难  | 
     100  | 
        | 
        | 
    
    
     1.学生生源地(15分)  | 
     1.1东部地区(10)  | 
     东部地区的城镇  | 
     5  | 
        | 
     东部省份:辽宁、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  | 
    
    
     东部地区乡村  | 
     8  | 
    
    
     东部地区国家级贫困县  | 
     11  | 
    
    
     1.2中部地区(12)  | 
     中部地区的城镇  | 
     7  | 
        | 
     中部省份:吉林、黑龙江、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 
    
    
     中部地区的乡村  | 
     10  | 
    
    
     中部地区的国家级贫困县  | 
     13  | 
    
    
     1.3西部地区(15)   | 
     西部地区的城镇  | 
     10  | 
        | 
     西部省份:内蒙、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 
    
    
     西部地区的乡村  | 
     12  | 
    
    
     西部地区的国家级贫困县  | 
     15  | 
    
    
     2.学生家庭主要成员状况(40分)  | 
     2.1父母双亲健康状况(20分)  | 
     单亲家庭,父(母)身体健康  | 
     8  | 
        | 
        | 
    
    
     单亲家庭,父(母)近期患一般性疾病  | 
     10  | 
    
    
     单亲家庭,父(母)长期患病(慢性病)或残疾  | 
     16  | 
    
    
     单亲家庭,父(母)遭遇车祸等重大突发事件  | 
     18  | 
    
    
     单亲家庭,父(母)长期(突发)患重大疾病  | 
     20  | 
    
    
     双亲家庭,父母双方均身体健康  | 
     5  | 
    
    
     双亲家庭,父母一方近期患一般性疾病  | 
     8  | 
    
    
     双亲家庭,父母一方长期患病(慢性病)或残疾  | 
     12  | 
    
    
     双亲家庭,父母一方遭遇车祸等重大特发事件  | 
     14  | 
    
    
     双亲家庭,父母一方长期(突发)患重大疾病  | 
     16  | 
    
    
     双亲家庭,父母双方均近期患一般性疾病  | 
     9  | 
    
    
     双亲家庭,父母双方均长期患病(慢性病)或残疾  | 
     16  | 
    
    
     双亲家庭,父母双方均遭遇车祸等重大特发事件  | 
     18  | 
    
    
     双亲家庭,父母双方均长期(突发)患重大疾病  | 
     20  | 
    
    
     其他特殊情况  | 
     0-6  | 
    
    
     2.2多子女家庭(10分,有2个及以上子女,不含已结婚、独立生活的子女)  | 
     其他子女均已就业  | 
     0  | 
        | 
        | 
    
    
     其他子女已不上学,但均无工作  | 
     2  | 
    
    
     其他子女有的在上学,也有不上学但无工作  | 
     3  | 
    
    
     其他子女均在上学(有的在接受义务教育)  | 
     4  | 
    
    
     其他子女均在接受非义务教育  | 
     5  | 
    
    
     其他子女均身体健康  | 
     2  | 
        | 
        | 
    
    
     其他子女有患疾病  | 
     3  | 
    
    
     其他子女有长期患病(慢性病),或残疾  | 
     4  | 
    
    
     其他子女有遭遇车祸等重大突发事件  | 
     4  | 
    
    
     其他子女有长期(突发)患重大疾病  | 
     5  | 
    
    
     2.3赡养老人(10分,祖父母、外祖父母)  | 
     家庭需共同赡养1-2位老人,老人均身体健康  | 
     3  | 
        | 
        | 
    
    
     家庭需共同赡养1-2位老人,但有老人患重大疾病或常年患病  | 
     6  | 
    
    
     家庭需共同赡养3-4位老人,老人均身体健康  | 
     4  | 
    
    
     家庭需共同赡养3-4位老人,但有老人患重大疾病或常年患病  | 
     8  | 
    
    
     家庭需独立赡养1-2位老人,老人均身体健康  | 
     4  | 
    
    
     家庭需独立赡养1-2位老人,但有老人患重大疾病或常年患病  | 
     8  | 
    
    
     家庭需独立赡养3-4位老人,老人均身体健康  | 
     6  | 
    
    
     家庭需独立赡养3-4位老人,但有老人患重大疾病或常年患病  | 
     10  | 
    
    
     其他特殊情况  | 
     0-4  | 
    
    
     3.学生家庭收入情况(45分)  | 
     3.1工作能力及收入(40分)  | 
     父母双方均有工作,但收入低于当地最低收入标准  | 
     25  | 
        | 
     1、纯农户是指家庭除农业收入外,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 2、若为单亲家庭,符合所列选项的,按照所列分值+3分计分,但最高得分为40分  | 
    
    
     纯农户,父母一方务农,另一方在外务工,或双方均在外务工,收入低于当地最低收入标准  | 
     28  | 
    
    
     纯农户,父母双方均务农,收入低于当地最低收入标准  | 
     30  | 
    
    
     纯农户,父母双方均务农,且耕地少,自然环境恶劣,收入极其有限  | 
     35  | 
    
    
     父母一方下岗或无固定工作,无稳定收入来源,另一方收入低于当地最低收入标准  | 
     30  | 
    
    
     父母双下岗或无固定工作,无稳定收入来源  | 
     34  | 
    
    
     父母一方劳动能力差(残疾等),另一方收入低于当地最低收入标准  | 
     31  | 
    
    
     父母一方无劳动能力,另一方收入低于当地最低收入标准  | 
     34  | 
    
    
     父母双方均劳动能力差(残疾等)  | 
     37  | 
    
    
     父母双方均无劳动能力  | 
     40  | 
    
    
     其他情况  | 
     0-15  | 
    
    
     3.2低保户、特困职工户(5分)  | 
     低保户、特困职工户  | 
     5  | 
        | 
        | 
    
    
     4.附加项  | 
     4.1学生本人健康状况(20分)  | 
     残疾、长期患病(慢性病)  | 
     16  | 
        | 
     加分项目  | 
    
    
     遭遇车祸重大突发事件、造成较严重的伤害或长期(突发)患重大疾病  | 
     20  | 
    
    
     4.2家庭遭遇自然灾害等(50分)  | 
     家庭遭遇重大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洪灾、雪灾、旱灾等,造成重大损失(根据受灾损失情况给分,最高50分)  | 
     50  | 
        | 
    
    
     备注  | 
     总分  | 
        | 
    
    
      | 
      | 
      | 
      | 
      | 
      | 
      |